当前位置: > 教育资讯 > 校园八卦 >
  • 重庆文科状元刘楠枫704分的傲人成绩被北大清华疯抢

  • 发布时间:2015-06-26 | 作者:admin | 来源:未知 | 浏览:
重庆文科状元刘楠枫

重庆文科状元刘楠枫

    2015年重庆高考文科第一名昨日揭晓,来自巴蜀中学高三(1)班的刘楠枫,以704分的裸分成绩成为高考文史类分数第一,并打破2010年文科第一名(重庆八中阮秋剑)创下的688分的最高分纪录。

    重庆文科状元刘楠枫704分的傲人成绩被北大清华疯抢

    北大招生组派专车接回

    昨日下午5时左右,重庆晚报记者拨通刘楠枫的电话。刘楠枫说话很礼貌,语气也很平静。他说,刚和同学去成都玩了没几天,在查分系统还没开启前,他就接到了喜报,但报喜的这个人不是班主任,而是北京大学在渝招生负责人。“听到消息后,我蒙了好几秒,然后笑了,笑得真的很开心。”刘楠枫说,他和同学这下没了玩的心情,赶着回母校感谢老师。

    重庆晚报记者从巴蜀中学了解到,原本刘楠枫可以早一点坐动车回渝,由于北大与清华招生方争抢刘楠枫,北大方面为表达诚意,执意派专车去成都接刘楠枫。于是刘楠枫回重庆的时间,被多耽搁了4个多小时。

    刘楠枫说,自己对北大的了解还不够深入,所以一时半会儿拿不定主意。但自己倾向于中文、新闻专业。“受宠若惊,现在真的体会到了这个词的含义了。”刘楠枫说。

    随身带小本子抄写错题

    刘楠枫说,自己做试题的总分从来都没上过700分。“高考后我预估大概670分左右,有同学开玩笑说我是第一,当时多少还是有点期望。”刘楠枫认为,今年题目不难,自己的运气占了上风。

    刘楠枫说,他有一个强迫症——喜欢随身带许多小笔记本和一副耳机。他会有计划地把自己想做的事、忘记的知识点和错题、经典题型、模拟答题练习等内容,分类抄写在不同颜色、方便携带的小本子上。遇见烦心事,或者压力大、想换换脑,他会找一个自由的时间,戴上耳机一边听歌,一边做题。

    “高三时期,整天背书很累人,就选一些不特别难,但有一定挑战性的数学题来做。听听歌,动手、动脑挺快乐的。”刘楠枫说,他喜欢做解析几何,每天坚持一道大题,填空题、选择题尽量控制在30分钟内完成。“我比较感性,数学的理性思维是同学影响的,我会和反映比较快的同学当同桌。”刘楠枫说。

    不喜欢被别人贴上标签

    刘楠枫说,自己是一个随性、随意的人,自己做人、做事和学习,心态放到最低。只要在该学习的时候,用心、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,就能轻松应对考试。“语文作文,我现在已经忘记了,也不想再去回味。新的世界和生活,在迎接我。”刘楠枫说。

    对于高考第一名的头衔,刘楠枫直率地说:“我可以不需要,因为它会给我带来无谓的压力,我也不喜欢别人给我贴上标签。”他说,上大学后,他憧憬着阅读更多外国文学和诗歌,喜欢的美剧也不会再落下,小众的民谣歌曲他可以听个够。“以前衣服都是妈妈在选择,以后我可以讲究一点,买一些自己喜欢的。”刘楠枫说。

    刘楠枫

    性别:男

    学校:巴蜀中学

    高考成绩:704(裸分)

    单科成绩:语文129分、数学150分、英语146分、文综279分,裸分704。

    他的格言:随性、随意,自己做人、做事和学习。

    媒体评论:北大这么招摇不怕巡视组盯上

    高考发榜日,就是高校掐尖时。这两天最火的新闻之一,是重庆高考文科第一名,人家孩子本来在成都玩,准备坐动车回重庆,但由于北大与清华招生方争抢,北大方面为表达诚意,执意派专车把他从成都接回来。就为这,当事人回重庆的时间,被多耽搁了4个多小时。

    为了抢状元,名校真是“大招”频出。诚意虽令人感动,但如此大手笔,预算是怎么支出的呢?这家的状元有专车,那家的状元也不能落后……如果当真做个调查,在争夺状元这回事上,当事高校付出的成本,恐怕足以给为数不少的贫困生“免单”。从来锦上添花易,都说雪中送炭难。重点高校吃的都是财政饭,如此豪气阔绰地“抢”,游走在规则底线之外,就不怕巡视组盯上?

    这些年,炒作状元已经完全成了“停不下来的节奏”。这几天,全国人大代表、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依然在呼吁,“停止以任何形式宣传、炒作高考状元和高考升学率。”不过,这样的声音,早就湮灭在热火朝天的状元情结里。笔者早上翻报纸,五份晚报,除去上海的一份,其余四份的封面皆是状元的身姿。早在2004年起,教育部就明确叫停炒作高考状元,要求不得对高考升学率及高分考生进行宣传,违反规定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、相关学校将被严肃处理。10来年过去了,“禁炒”的声音气若游丝。在重庆状元事件中,有个细节耐人寻味:“在查分系统还没开启前,他就接到了喜报,但报喜的这个人不是班主任,而是北京大学在渝招生负责人。”高校是何等神通,在分数没有公布前,就拿到了原始数据,且还能按“分”索骥——说好的保密环节呢?说好的隐私防范呢?到底是哪些相关部门,在煽风点火暗度陈仓?

    在抢状元这件事上,尤其是国内顶尖高校,恐怕早就忘记了大门口的校训,屡屡上演“兄弟阋于墙”的戏码。前些年,不少高校通过制造自主招生时间冲突,或是将招生录取批次提前来广揽生源;眼下,依然是“重金加许诺”,比拼各种优惠条件,你出10万我奖50万、你任选专业我保送读研,以教育资源的公平性为筹码无底线PK。今年2月份,教育部专门下发《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要求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,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“签订预录取协议”“新生高额奖学金”“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”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。随后,地方教育部门也多有警惕。譬如5月19日,宁夏教育厅下发《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禁止高校恶性抢生源,不得承诺“先上车后买票”。当此语境之下,相关重点高校哪里来的胆量继续抢个不停?

    混乱的掐尖大战,捅破了应试教育癫狂的真相。它不仅靡费纳税人对教育公平的血汗,更令教育深改陷入“走一步退两步”的深渊。最新发布的《2015年高招调查报告》显示,尽管自2009年起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连续5年下降后,2014年报考人数首次回升,但,生源下降带来的高校生存危机,并未因此得到缓解,高校招生难已成常态化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抢生源也可能常态化,无节操、无底线,甚至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沼。

    制度熬不过现实,理想掰不过伎俩。抢生源大戏才刚刚开场,今年姿势如何、花样怎样,教育部恐怕还真心不能太仰仗高校的自觉自律。说起来成绩不是政绩,说起来孩子都独特而平等,只想问一声:今天,谁还在关心那些高考失意的“人”?邓海建

 

相关内容

  • 网站地图 | 合作伙伴 | 法律声明 | 联系我们 | 帮助中心 | 友情链接
  • Copyright © 2014-2019 武汉八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8028350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