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> 教育资讯 > 校园八卦 >
  • 浙江温岭52辆新校车闲置一年沦为公厕 教育局:全是冒牌校车

  • 发布时间:2014-08-29 | 作者:admin | 来源:未知 | 浏览:

   这两年,几起校车安全事故,让我们认识到了校车的重要性。与此同时,全身刷着醒目黄色、有长车头的“大鼻子校车”也被越来越多人认识。

   但是,在浙江温岭,有52辆这样的校车却在空地停了快一年,没有开动过。有媒体报道称,崭新的校车,长时间停着不用,从外观上看,车子全部都是崭新的,大多车座上的塑料保护袋都还包装着。校车的提供方,台州市安徽商会会长李仁义说,这些车是他们买的,一共52辆,花了近2000万元。

浙江温岭52辆新校车沦为公厕

52辆新校车开进村成了“僵尸车”

   昨晚,浙江温岭电闪雷鸣,52辆崭新的大鼻子美式校车在温岭芷胜庄村,又静静度过了一夜,它们已经在这里停放了近一年。这些车辆外观被喷上统一的橘黄色,车身、车头、均印有“校车”的标示,车内共设有56个座位,包装塑料还没有揭开。芷胜庄村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,老板只付了两个月共1万块钱租金,至今没把校车开走,村里急着要腾地方。

   村干部:说明天来明天来,到现在还没来,钱到现在只付了两个月的,现在土地我们马上要利用了,我们马上要建房子了,不开走怎么可以。

   昨天下午,听说这里有一批闲置校车,宁波因材教育城的王明德专程赶来,他非常认可这种大鼻子校车的安全性能,希望以租赁或收购的方式进行合作。

   王明德:这个车应该全部都是新的,外观看看牌照都没上,实际上如果这样放下去,这批车马上烂掉,没用的。市场大概在40万左右(一辆),现在没有比这个车更安全的,谈得妥的话我们全部拿走。

   对于这些闲置校车,出资2000万购车的台州市安徽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校车项目曾获得教育局的口头答应,最终却无法获批;温岭市教育局则回应称,温岭市的校车市场接近饱和,这些校车擅自购买的,没有获得相关认可,属于“冒牌”校车。

浙江温岭52辆新校车沦为公厕

   当事双方各执一词:

   争议一,教育局究竟有没有给过承诺?

   温岭市教育局安全教育科王科长表示:早在2013年8月上旬,教育局就告知台州市安徽商会成立“校车服务有限公司”条件不成熟。

   王科长:那你有这个想法必须要调查,市场需求如何,可行性报告给我们,可行性报告我们看了,8月份回复对方,不成立,不建立校车服务公司。

   但台州市安徽商会会长李仁义说,教育局有过口头承诺,他早在去年7月份的时候就下了订单,没有收到教育局“不可行“的通知。

   李仁义:他教育局答应我的,他不答应我,我也不敢把几千万投资下去,就是口头答应,最后拿批文不好拿。

   温岭市教育局拿出一份盖有台州市安徽商会会长单位公章的《温岭市惠民校车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》,报告中“恳请温岭市人民政府同意”该校车项目“立项并建设运营” ,时间是2013年10月20日。在此之前,52辆大鼻子校车已经浩浩荡荡开进了温岭。也就是说,该项目的确是未批先行,但到底教育局有没有给承诺,双方仍在打口水仗。王科长说,企业擅自购买车辆,可能想给政府施压,倒逼政府下批文。

   王科长:倒逼我们,倒逼我们可能是这样,不大妥当吧。

   争议二,温岭到底缺不缺校车?

   台州市安徽商会表示,当时已经跟几所学校基本谈妥,能确定这50多辆车一定能用上。

   李仁义:我们这边民办学校比较多,就他们需求量很大,到目前为止,还有六七个学校一辆校车也没有。

   对此,温岭市教育局的解释是,温岭目前有14所民工子弟学校,校车32辆,运力基本足够。

   王科长:我当时告诉你,我们不需要,温岭的民办学校,市场饱和了。

   商会负责人说温岭校车缺乏,教育局却又表示温岭校车运力足够,浙江之声记者洪小燕、陈博文随机选取了多家民工子弟学校采访。

   温岭横峰街道博文民工子弟学校有学生800多人,校车4辆。校长高友利说,一辆校车一天最少能接送学生400多人,大大超过需要接送学生人数。

   高友利:我们校车够用,还有剩余,我们的驾驶员都很轻闲的,我准备这个月要裁驾驶员。外地民工子女在温岭读书的是越来越少,每年都是每个学校几百人几百人的减少,就更不需要校巴公司投入使用了。

   类似的情况在大溪镇星光民工子弟学校、横峰街道曙光民工子弟学校同样出现。 据了解,去年教育局接到安徽驻台州商会想成立“校车服务公司”的建议后,曾经召集所有14学校负责人座谈。会上有12所学校表示不需要,只有2所学校表示需要。

   争议三,这些车究竟算不算校车?

   温岭市教育局的官方微博昨天下午以《52辆冒牌“校车”的来龙去脉?》为题发布了新闻通稿。对于“校车变公厕”的说法,温岭市教育局王科长非常气愤,他认为,由于没有获得许可,这批车辆只是“冒牌校车”。

   王科长:因为他不是校车,我们定性它不是校车,如果正规的我们审批你以后,那么你要把相关的厂家,证书,质检都要拿过来的,我们什么都没有呢,还讲校车变成公厕啦!

   但是李仁义想不通,政府为何突然把这批车辆定义成了“冒牌。昨晚,他告诉记者,正在与政府协调之中,很多细节不便透露,过两天可能将召开新闻发布会。

   李仁义:我们这个校车,是最新的国4标准的,为什么不是校车呢,我有点想不通。 政府毕竟是我们的主管单位,今天我对您是无可奉告了,我可能会在近两天之内,我组织一个新闻发布会,我给大家最真实的一个爆料。

   不管你答应没答应,需要不需要,承认不承认,校车就在那,一天一天的闲置。这些到车底是怎么来的,又该怎样处理?真的是企业单方面所为么?如果当地真的不缺校车,借给其他地方用一用可好?

   李仁义:包括他们分管教育的副市长,他们的办公室主任,他们的教育局局长,一把手二把手,包括他们分管安全的科长,我始终告诉他们,这批校车,我不盈利的。

相关内容

  • 网站地图 | 合作伙伴 | 法律声明 | 联系我们 | 帮助中心 | 友情链接
  • Copyright © 2014-2019 武汉八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8028350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