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4日,一条关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考试新规“微博刷得好,期末可免考”的内容在不少高校的官方微博上疯传。微博显示,只要上课全勤,完成作业,微博粉丝数过1000或原创微博转发超50条即可免去期末考。11月4日下午,记者联系上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的这位教授,证实微博内容真实。
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春林
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教授张春林证实,他12月1日在博客上发布了《电子社区与网络生存》课程期末免试细则,不仅仅是要求粉丝过千,还有更多要求。
张春林告诉记者,“所有申请免试的学生均须没有迟到、早退、缺席等情况,且按要求完成平时练习”,另外还有四项要求:
1、微博粉丝达到1000人,至少有10个以上粉丝的粉丝数量不少于500人。若微博粉丝超过1000人,且至少有1%以上粉丝的粉丝数量不少于500人。
2、博客点击率超过2000次,且11月17日以来至少收到来自不同博友的20条以上有价值的评论。
3、11月24日以来,同一条有价值原创微博被不同网友转发50次,或收到不同网友的有价值评论30次,或被阅读1000次。
4、11月17日以来,同一篇有价值原创博文被不同网友转发50次,或收到不同网友的有价值评论30次,或被阅读1000次。
免试认定时间为12月15日,随堂认定,认定成功者不参加12月22日的期末考试。
《电子社区与网络生存》是张春林开的公开选修课,有62名学生。他说:“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博客和微博,这两样是当前网络时代进行知识管理的工具,选修课程的学生是数字原著民,对新媒体的了解应当很充分。”
为什么不将微信列入免试申请范围?他说:“微信更多是社交媒体,是圈子内的传播,不面向公众,不符合课程学习的部分要求。”
该选修课的学生杜蕾伊说,刷微博免考能让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同学通过考试。想要免考并不容易,粉丝1000人这条,只有少数同学可以达到。转发50次比较简单,班上一小半同学或许都可以做到。
张春林博客:电子社区与网络生存》课程期末免试细则
1.申请免试的基本条件:所有申请免试的学生均须没有迟到、早退、缺席等情况,而且按要求完成所有规定的平时练习。符合此项者,方有申请免试的基本资格。
2.申请免试的考察条件: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,均可申请认定为免试者。
(1)微博粉丝达到1000人,且至少有10个以上粉丝的粉丝数量不少于500人。若微博粉丝超过1000人,且至少有1/%以上粉丝的粉丝数量不少于500人。
(2)博客点击率超过2000次,且2014年11月17日以来至少收到来自不同博友的20条以上有价值的博客评论。(有价值与否,须老师认定。垃圾评论,白开水评论,跟博文内容无关的评论等不在认定之列)
(3)2014年11月24日以来,同一条有价值原创微博被不同网友转发50次,或收到不同网友的有价值评论30次,或被阅读1000次。(有价值与否,须老师认定。垃圾微博,吸粉微博,白开水微博,转发微博等不在认定之列)
(4)2014年11月17日以来,同一篇有价值原创博文被不同网友转发50次,或收到不同网友的有价值评论30次,或被阅读1000次。(有价值与否,须老师认定。垃圾博文,吸粉博文,白开水博文,转发博文等不在认定之列)
3.申请免试认定:凡符合条件1且同时符合条件2中任一款者均可申请免试认定,认定时间为2014年12月15日,随堂认定,认定成功者当场完善免试手续,不参加12月22日的期末考试。
张春林博客(歌乐行者)简介:
张春林,笔名“金令”,号“歌乐行者”,又名“老九”,文化与传媒博士,工商管理博士后,新闻传播学教授,硕士生导师,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,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,重庆市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顾问。先后供职多家媒体,通过公开答辩竞聘成功,任《四川日报》新闻专刊部副主任、热线工作室主编、社会新闻部副主任等职,现执教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。
已采编新闻稿件600多万字,新闻作品先后获得全国工商记协新闻奖作品一等奖、全国省级党报群工记协新闻奖作品一等奖、四川省新闻奖作品一等奖等全国和省级新闻奖10余次。
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、省部级课题4项,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,出版学术专著5部,发表论文100余篇,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全国城市党报群工记协新闻奖论文特等奖、四川省新闻奖论文一等奖、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、三等奖等奖项;学术代表作有《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》《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》《报业广告经营模式的创新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