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讯教育和最好大学网联合发布了首版“中国最好大学排名”。中国最好大学综合排名的结果显示,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领跑所有入选综合排名的192所大学。浙江大学排在第3名、上海交通大学第4名、复旦大学第5名,与紧随其后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东南大学一起,共同组成了中国大学的第一集团。
2015年
|
学校
|
省市区
|
1
|
清华大学
|
北京
|
2
|
北京大学
|
北京
|
3
|
浙江大学
|
浙江
|
4
|
上海交通大学
|
上海
|
5
|
复旦大学
|
上海
|
6
|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
|
安徽
|
7
|
南京大学
|
江苏
|
8
|
哈尔滨工业大学
|
黑龙江
|
9
|
华中科技大学
|
湖北
|
9
|
东南大学
|
江苏
|
11
|
中山大学
|
广东
|
12
|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
|
北京
|
13
|
同济大学
|
上海
|
14
|
武汉大学
|
湖北
|
14
|
四川大学
|
四川
|
16
|
南开大学
|
天津
|
17
|
西安交通大学
|
陕西
|
18
|
大连理工大学
|
辽宁
|
19
|
天津大学
|
天津
|
20
|
山东大学
|
山东
|
21
|
吉林大学
|
吉林
|
22
|
华南理工大学
|
广东
|
23
|
厦门大学
|
福建
|
24
|
北京师范大学
|
北京
|
25
|
北京理工大学
|
北京
|
26
|
中国人民大学
|
北京
|
27
|
华东理工大学
|
上海
|
28
|
中南大学
|
湖南
|
28
|
重庆大学
|
重庆
|
30
|
东北大学
|
辽宁
|
31
|
华东师范大学
|
上海
|
32
|
南京航空航天大学
|
江苏
|
32
|
中国石油大学
|
北京
|
34
|
苏州大学
|
江苏
|
35
|
湖南大学
|
湖南
|
35
|
电子科技大学
|
四川
|
35
|
中国农业大学
|
北京
|
38
|
西北工业大学
|
陕西
|
39
|
上海大学
|
上海
|
39
|
北京科技大学
|
北京
|
41
|
中国地质大学
|
湖北
|
42
|
南京理工大学
|
江苏
|
43
|
北京邮电大学
|
北京
|
44
|
北京交通大学
|
北京
|
45
|
北京化工大学
|
北京
|
46
|
西安电子科技大学
|
陕西
|
46
|
华北电力大学
|
北京
|
46
|
武汉理工大学
|
湖北
|
49
|
东华大学
|
上海
|
50
|
华中师范大学
|
湖北
|
51
|
东北师范大学
|
吉林
|
51
|
兰州大学
|
甘肃
|
53
|
福州大学
|
福建
|
54
|
江南大学
|
江苏
|
55
|
首都医科大学
|
北京
|
56
|
中国矿业大学
|
江苏
|
57
|
合肥工业大学
|
安徽
|
58
|
中国海洋大学
|
山东
|
59
|
暨南大学
|
广东
|
60
|
华中农业大学
|
湖北
|
61
|
哈尔滨工程大学
|
黑龙江
|
62
|
河海大学
|
江苏
|
63
|
浙江工业大学
|
浙江
|
64
|
南京农业大学
|
江苏
|
64
|
南京师范大学
|
江苏
|
64
|
西南交通大学
|
四川
|
67
|
北京工业大学
|
北京
|
68
|
南京医科大学
|
江苏
|
68
|
中国药科大学
|
江苏
|
70
|
浙江师范大学
|
浙江
|
70
|
华南师范大学
|
广东
|
72
|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
|
陕西
|
73
|
大连海事大学
|
辽宁
|
73
|
西南大学
|
重庆
|
75
|
北京林业大学
|
北京
|
76
|
西北大学
|
陕西
|
76
|
南京工业大学
|
江苏
|
76
|
宁波大学
|
浙江
|
79
|
浙江理工大学
|
浙江
|
79
|
江苏大学
|
江苏
|
79
|
陕西师范大学
|
陕西
|
82
|
安徽大学
|
安徽
|
83
|
燕山大学
|
河北
|
84
|
湘潭大学
|
湖南
|
85
|
长安大学
|
陕西
|
86
|
杭州师范大学
|
浙江
|
87
|
南方医科大学
|
广东
|
88
|
北京中医药大学
|
北京
|
89
|
杭州电子科技大学
|
浙江
|
89
|
河北工业大学
|
河北
|
91
|
湖北大学
|
湖北
|
92
|
沈阳药科大学
|
辽宁
|
93
|
上海师范大学
|
上海
|
94
|
浙江工商大学
|
浙江
|
94
|
郑州大学
|
河南
|
94
|
湖南师范大学
|
湖南
|
97
|
广西大学
|
广西
|
97
|
南京邮电大学
|
江苏
|
99
|
上海理工大学
|
上海
|
100
|
河北大学
|
河北
|
考生需理性看待“大学排名榜”
据公布高考成绩的日子越来越近,十多年的求学,十多年的酸甜苦辣,填好志愿是进入大学的最后一关。考生们的第二次高考即将来临,高考志愿如何填?专业学校如何选?又将是多少个家庭的不眠之夜。
日前,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,在对1493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69.5%的受访者发现大学排行榜对考生影响大。究其原因,44.6%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社会名校情节周,25.4%的受访者表示是学生和家长了解大学的途径少。
中国最好大学排名
我国编制大学排行榜的机构有十多家,有的来自高校,有的来自企业,不过鲜有官方背景。早在2009年,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明确表示,教育部从未组织过大学排名活动,也不支持搞大学排行榜。一直以来,虽然遭到质疑和反对,但是当下大学排行榜依然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。
且不论各大排行榜的评估标准是否合理,恐怕用机械的衡量方法也是不能精准的衡量出一所大学的好坏。当前我国大学有多重层次,有研究型、综合型、专科型,有文科、理科,还有大专层次和职业技术高校。在大学排名前,应该注重分类才会更合理一些。
现在市场上不乏有很多关于填报志愿的指导教材、填报指南、咨询机构,其中不乏对分数线、就业率、师资力量、科研成果、设施设备等的分析。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不应该成为“好大学”的首要标准。不可否认,一些排名靠前的大学,确实在某些方面比较优秀,但也因为评估标准不统一,评估程序不透明,很多优秀的大学优秀的专业被埋没。
十年寒窗苦,只为金榜题名时。填报高考志愿是一次重要的选择,考生应当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,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来选择专业和学校;学校应当为考生提供填报志愿服务,邀请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指导,为学生提供更多参考;家长也不要强加自己的想法,更多的是尊重孩子的选择,给予孩子支持。